您現在的位置是:誅心之論網 > 時尚
从世界工厂到主导发展,中国家电品牌如何站到世界顶端
誅心之論網2025-08-02 07:23:19【時尚】2人已圍觀
簡介如今说到家电,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些耳熟能详的中国品牌。像是海尔、海信、TCL、创维等等;当然,还有在年轻的清洁家电领域,大家熟悉的石头、追觅;以及九阳、小熊这些小家电品牌……甚至,在一些高端品牌后
如今說到家電,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些耳熟能詳的中國品牌。像是海爾、海信、TCL、創維等等;當然,還有在年輕的清潔家電領域,大家熟悉的石頭、追覓;以及九陽、小熊這些小家電品牌……甚至,在一些高端品牌后面,也同樣有著中國品牌的身影,比如COLMO背后有美的,Gorenje背后則有海信。
如今,我們似乎對于中國家電品牌所取得成就,已經司空見慣,但實際上,縱觀中國家電產業的發展,也不過短短的幾十年時間,并且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們承擔的,更多的是世界工廠的身份。那中國家電一路走來,都經歷了那些波折,如何實現了從代工企業到行業主導這樣一個產業的轉型。今天我們就簡單地來回顧一下中國家電產品這些年的發展歷程,來看下中國家電品牌們是如何涅槃的。
從無到有,蹣跚起步
縱觀整個中國家電的發展歷程,我們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大致是從解放后到改革開放前,第二個階段則是從改革開放到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前,第三階段則是入世后至今。
在第一階段,中國家電產業可以說是非常原始的一個階段,很多領域都處于百廢待興,剛剛邁出第一步的階段。1955年,天津醫療器械廠才剛剛開始嘗試使用密閉壓縮機生產第一臺冰箱;1958年,中國第一臺黑白電視在天津712廠誕生,盡管它叫做北京牌,之后在1970年,中國的第一臺彩電也同樣在天津712廠誕生;而到了1962年,沈陽日用電器學院開始嘗試中國第一臺洗衣機的生產,到1976年的時候,全塑料噴淋洗衣機在廣州家用電器總廠成功生產,同年無錫洗衣機成功生產出了波輪桶洗衣機。
可以看到,從解放后一直到改革開放前,中國家電企業經過不斷地努力,實現了國產家電零的突破,但是在家電品類上,還是非常匱乏的,基本上也是集中在了冰箱、電視、洗衣機這個傳統的三大件上。
改革開放帶來新的機遇
時間來到1978年,隨著改革開放,中國家電也進入到了發展的第二階段。得益于改革開放,國家綜合實力增強,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顯著提升,于是對于家電提出了新的要求,這為中國家電的全面飛躍奠定了基礎。同時,改革開放之后,市場更加開放靈活,這也賦予了家電企業更多的自由度,這同樣也保證了中國家電行業的飛速發展。
而在這個階段非常顯著的一個變化,就是“走出去”和“帶進來”。1979年,改革開放第二年,中國輕工業代表團就組團訪問了日本,并與日本家電企業洽談合作,引進冰箱壓縮機項目,該項目隨后在1984年被列為國家重點項目。同樣是1984年,彼時的電子工業部決定加快彩電國產化,到了1987年,彩電國產化方針被確立,“引進、消化、發展、創新”成為我國彩電的工作方針,這一方針也造就了后來在顯示面板領域的風風雨雨,這里就不多展開了。
在這一時期,中國家電蓬勃發展,品類也不再局限于曾經的三大件,電扇、空調、吸塵器、電飯煲等各種如今司空見慣的產品,紛紛開始涌現。相信不少經歷過那個時期的朋友應該都會有感受,從整個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不少中國家庭的家電,由黑白電視變成了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等家電也紛紛添置。家電產業的蓬勃發展,讓這些家電在價格上變得更加親民,從而也有機會走入了尋常百姓的家中。
但不可否認的是,“引進來”的策略,雖然幫助中國家電快速發展,但是出于對本國企業的保護,很多領域引進的產線,并不是當時最為先進的技術,加上中國當時足夠低廉的勞動力,與其他產業一樣,中國家電也很快發展為以代工為主的制造業。好的一面,就是為后續的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并且也為國民帶來了大量經濟實惠的家電產品;那不好的一面,就是代工很難帶來產業上的升級,同時也不乏一些低質產品充斥其間。
中國入世,直面強敵
時間來到2001年,這一年,在經過多年談判后,中國終于成功加入了世貿組織,中國經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而對于中國的家電產業來說,也真正進入到了一個危機和機遇并存的階段。之所以說是危機,是因為諸多外資品牌開始走進來進入中國市場;同時,中國企業有了更多的走出去的機會,這也是機遇。
幸運的是,中國企業擅長的就是在模仿中學習,因此在漫長的代工發展的過程中,中國企業開始摸索自己發展的道路。比如我們所述的生產微波爐的格蘭仕,代工貼牌可以說是格蘭仕發展崛起的關鍵,幾乎當前世界上的主要品牌微波爐,大半都由格蘭仕代工生產。
但在這個過程中,格蘭仕在代工的同時,注重技術研發,格蘭仕與各個合作廠商開啟緊密的合作,并在這個過程中擴大規模、引進技術設備,并以自己的技術積累參與產品的開發,最終構建了現在的產品規模,并且產品也不僅僅局限在微波爐,更是涵蓋了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多個品類,并打造了覆蓋全球的銷售網絡。
再比如說我們熟悉的美的集團,盡管1968年其前身就已成立,但真正進入家電行業,也已經是80年代,并成為中國最早布局空調生產制造領域的企業之一,于1988年成為廣東首家取得自營進出口權的公司。隨后,美的憑借為海外品牌代工,不斷擴大企業規模,經營業務也是從空調擴大到冰箱、洗衣 機、小家電、廚電等多品牌、全品牌,站穩國內市場的同時,不斷擴大海外市場。同時,以收購的方式不斷擴張,目前旗下擁有美的、小天鵝、華凌、東芝、COLMO、AEG等一系列品牌,成功躋身全球品牌。
當然,不僅僅美的,發展起來的中國品牌,都紛紛開展了全球收割之路,2011年,海爾收購日本老牌家電企業三洋,隨后又在2012年又收購了世界頂級廚房家電企業斐雪派克;2015年,創維收購了德國電視制造商美茲的TV業務;2016年,海爾收購了通用電氣,隨后美的則收購了東芝白電業務,同年底,TCL則收購了美國Novatel Wireless公司的MIFI業務。可以說,憑借自身的努力,在入世之后,面對廣闊的國際市場,以及國際品牌的競爭,中國的家電企業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開辟新領域、建立新品牌
時間再來到當下,如今的中國家電市場,中國品牌們在奠定了在家電領域的基礎之后,都開始謀求不同于以往的發展。特別是在電商、國潮概念興起之后,憑借不俗的創新能力,迅速開拓著新的領域,新興品牌不斷被建立。比如我們日常接觸到的清潔家電領域,我們不僅僅看到追覓、石頭這樣的新興品牌的崛起,同時也看到經過他們的不斷創新,成功地在這個領域創下了中國品牌新的高度。
同時,不斷創新,先后掀起了拖地機、洗地機的潮流,無論是前面提到的石頭、追覓,還是添可、云鯨,無不成為行業內的優秀國貨品牌。當然,我們還看到跨界進入的小米、華為等品牌。這些新興品牌與傳統大家電品牌一起,你追我趕,帶領整個中國家電完成逆襲,從黑電、白電、廚電,到清潔小家電、智能家電等,每一個領域,中國家電品牌都是當之無愧的制造基地,更是創新研發基地。
寫在最后
說是中國家的一個發展史,實際上也是共和國經濟和工業的一個發展史,蹣跚起步、代工生產、引領產業,技術是中國所有領域的一個寫照。而這背后則是中國企業對于創新的堅持,創新研發,才是中國企業發展的核心所在。而如今,家電發展到了智能化的新階段,這恰恰又是中國企業最為擅長的一部分,我們已經看到像是小米、華為這樣的企業跨界進入到家電領域,舉起了家電智能化的大旗。當然,傳統家電企業也是緊隨其后,或許目前我們還沒有看到全面的、系統化的、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化的家電,但只要中國的家電企業秉承著一貫的創新精神,腳踏實地地走下去,我們一定可以看到中國的家電品牌,會站到一個新的高度。
很贊哦!(31935)
相關文章
- 疑似小米Civi 3完成入網工作 支持67W有線充電并支持寵物美顏
- RAM 1500 REV亮相紐約車展:支持800V快充 預計2025年交付
- vivo X Fold2折疊屏真機曝光,紅色后蓋加后置三攝,4月發布
- AMD將開發新一代DDR5內存標準:最高速度達到17600MT/S
- 蘋果將考慮為iPhone 15引入USB 4.0芯片:最高速度可達40Gbps
- 真我GT Neo5 SE發布,搭載第二代驍龍7+處理器,1999元起售與紅米對剛
- Aqara發布智能家居新品 覆蓋妙控屏、門鎖與門
- 日活用戶超1億之后,微軟計劃在必應聊天搜索引擎中投放廣告
- DXO公布華為P60 Pro影像測試成績,總分156分,位于全球第一名
- Focal&Naim攜旗下多款產品,亮相2023廣州國際音響唱片展,共享音樂盛宴
熱門文章
站長推薦
友情鏈接
- 金色相框|習近平在山西考察
- 特朗普簽署行政令推遲“對等關稅”至8月1日生效
- 2025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深圳)青少年匹克球邀請賽舉行
- 學習時節|銘記抗戰歷史,弘揚抗戰精神,總書記句句鏗鏘
- 今年上半年中國檢方受理減刑審查案件12萬余人
- WTT美國大滿貫正賽啟幕:國乒男隊需要中生代球員挑大梁
- 美軍“約翰·肯尼迪”號航母交付可能延期20個月
- “環青賽”第三日:車手冒雨穿越最美“金色花海”
- 四川西昌全力打造西部商業航天港 千億元級產業集群初具雛形
- 香港動漫電玩節將于7月底舉行
- “宇宙考古:時空探索”展覽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
- 中德舉行第八輪外交與安全戰略對話
- 中新健康丨5歲女童游泳泡溫泉后昏迷,“食腦蟲”很危險
- 東西問|皮特·赫爾曼:人工智能,是人權進步的助推器還是絆腳石?
- 廣東河源上半年供港澳活豬逾14萬頭 同比增4.2%
- 全國首所十二年一貫制短道速滑體育學校七臺河短道速滑體育學校啟動招生
- 上半年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量同比增長76.9%
- 三部門調撥中央救災物資支持四川、甘肅、遼寧等地做好受災群眾安置救助工作
- 話劇《四世同堂》將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上演
- 公積金新政密集落地,年內近20城支持房貸“商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