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誅心之論網 > 娛樂
外媒记者访青海“问”绿色发展
誅心之論網2025-08-02 17:03:27【娛樂】0人已圍觀
簡介 中新网西宁7月3日电 题:外媒记者访青海“问”绿色发展 作者 潘雨洁 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的坎布拉世界地质公园内,日本北海道新闻(Hokkaido Shimbun)记者古田夏也(FURUTA NATSUYA)将镜头定格在蜿蜒碧绿的黄河和两岸的赤色丹霞上,“在青海拍的照片几乎都有种清爽干净的感觉。”他翻看着手机相册说,“我把它们上传到SNS(社交平台)上,很多朋友纷纷点赞。” 5月起,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外媒看中国”系列主题采访活动,介绍有关地方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实践和成果。 6月30日至7月2日第三场活动走进青海,来自美国、德国、西班牙、日本等国的媒体记者深入“山宗水源大美青海”,采访推动绿色发展情况。图为外媒记者在青海湖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观看科普短片。潘雨洁摄 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的全球最大装机容量光伏发电园区,外媒记者就装机规模、“水光互补”能源调控模式、绿电外送等方面提问,听当地牧民讲述养殖“光伏羊”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家庭增收的故事。 中阿卫视(China Arab TV)记者毕诺(Ayoub BECHROURI)举起手机、面对镜头,介绍园区建设情况,身后是由成千上万块蓝色光伏板组成的“海洋”,光伏板下牧草青青,羊群在此觅食。 “来之前,我查过这里的发电减碳数据,有点难以相信。但亲耳听到、亲眼见到‘沙漠变绿洲’的故事,觉得很震撼,中国‘零碳’产业的发展令世界瞩目。”毕诺说。 漫步在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岸畔,记者们询问青海湖水体面积及水位变化、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等;在青海湖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他们观看科普短片,了解大湖特有的“草——河——湖——鱼——鸟”共生生态链。 当地文旅产业如何带动周边居民参与保护、就业增收,成为记者们关注的焦点。 “生态保护如何与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相融合,是世界各国都关心的议题。”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副局长陈德辉介绍,“这些年,我们一直坚持‘以保护支撑发展’的做法,唤醒环湖地区世居民众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多牧民主动成为青海湖自然风光的摄影师、研学教育的讲解员,从而拓宽收入渠道、共享保护成果。” 采访行程结束时,美国彭博新闻社(Bloomberg)记者高菲利(Philip Sean Glamann)说:“我的报道重点是青海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但就个人感受而言,这里‘小而整洁’的城市、不紧不慢的生活节奏、治愈的风景更令人难忘,计划下次再来。”(完) 【编辑:李润泽】
很贊哦!(4625)
熱門文章
站長推薦
友情鏈接
- 全球人工智能科研態勢報告發布 描繪核心技術路線變化
- 招商難、同質化 明星也救不了的網綜如何突圍?
- “玉得永生——盱眙漢代葬玉文化特展”開展
- 杭州足球學院與浙江職業足球俱樂部合作 培養足球人才
- “燃油寶”能憑空“變出”半箱油?動物油更易讓人發胖?真相來了→
- 雕塑記錄華人移民貢獻 歷史印記彰顯文化交融
- 英國加強打擊人口走私團伙 多名嫌犯落網
- 廣東河源上半年供港澳活豬逾14萬頭 同比增4.2%
- 烏克蘭西北部爆炸事件致20多人傷亡
- 報告:中國全球金融競爭力排名第四位
- 喝有水垢的水容易得腎結石……是真是假?
- 西班牙百名師生來滬攜手高校師生共創設計方案貢獻“金點子”
- 在榕臺胞投身“家門口的社區特教課堂”項目獲表彰
- 高溫催熱“清涼經濟” 上海瑪雅水公園成為民眾避暑好去處
- 臺風“丹娜絲”致四條“小三通”客運航線停航
- (活力中國調研行)厚積“薄”發 柔玻璃撐起產業硬脊梁
- 暑運期間廣州鐵路警方多措并舉護航旅客平安出行
- 香港對外交流友好協會成立 冀在不同經濟體間搭建橋梁
- 繼續聯手嚴厲打擊電詐犯罪!中緬泰達成系列共識
- 重慶黔江濯水風雨廊橋長桌宴開席 游客共享美食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