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誅心之論網 > 時尚
《受到召唤·敦煌》兰州演出圆满成功:文艺与文物相互“凝视”
誅心之論網2025-08-02 07:26:09【時尚】4人已圍觀
簡介 中新网兰州7月12日电 由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担任编剧、导演的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日前完成在兰州的演出。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剧照。 中国国家话剧院供图 该剧以1935年在巴黎受到敦煌召唤的敦煌艺术研究所首任所长常书鸿、2035年敦煌数字研究中心青年张燃为双重视角,讲述了两个时空、两代青年奇妙交错的“跨时空”故事,诠释了一代代敦煌守护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与文化传承。 舞台上的“常先生”:张艺兴率青年演员集体绽放 《受到召唤·敦煌》运用了“AI+3D+即时影像+真人动画融合”技术,以高色阶大屏,打破了传统的观演模式和舞台空间,巧妙地融合了历史与未来、东方与西方文化元素,构建起沉浸式观演空间。舞台上,当数字修复的莫高窟壁画徐徐展开时,21世纪30年代的敦煌数字研究中心实习生张燃与20世纪30年代的“敦煌守护神”常书鸿,跨越一个世纪,展开时空对话,给现场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剧照。 中国国家话剧院供图 该剧大量启用近两年新进剧院的年轻演员,演员的青春化,是让敦煌文化突破圈层的尝试,让更多年轻观众开始接受“文物新语境”。主演张艺兴接受采访时曾说,在舞台上换装成为“常先生”(常书鸿),就好像是常先生从背后拥抱他,说“你尽管去吧”。这一次兰州演出,他以深情的演唱和富有感染力的念白,带领观众进入常先生的世界,感受敦煌守护人的大爱,完成了一次与敦煌文化的深情相拥。 此次演出回到“故事的起点”——甘肃,现场座无虚席。观众们跟随剧情,被“莫高精神”点燃,演出结束后,纷纷在社交媒体留言:“壁画在光影中流淌,泪水便汹涌而出。若你有幸遇到《受到召唤·敦煌》,愿你也如我般幸福。”“借用一句张燃的台词总结,那就是‘我想我是的’,我受到了召唤。” 田沁鑫对话苏伯民:文艺与文物跨界创新的碰撞 在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该剧编剧、导演田沁鑫看来,这场演出不仅是一次舞台艺术的集中呈现,更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召唤,一次对“莫高精神”的深情致敬。苏伯民(左)和田沁鑫(右)。 中国国家话剧院供图 在兰州演出前夕,田沁鑫与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进行了一场题为“文艺与文物跨界创新”的深度对话。 苏伯民院长回忆:“记得田院长带队来敦煌研究院采风调研,我们介绍了一些保护得相对好的洞窟,田院长看得非常仔细,而且不断有发现和提问,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研究院这次支持国话做音乐话剧,也是提供了扎实的资料,对文艺创作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关系,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田沁鑫表示:“当文艺与文物相互凝视,时光的裂痕可以被抚平,历史的脉搏依然跳荡。”在她看来,文艺是历史谦卑的侍者,而文物则是文明跋涉的足迹。“我们用舞台重现文物中的善念与温柔,就像菩萨嘴角凝固的亘古慈悲——这不仅是对祖先智慧的致敬,更是文化自信最生动的表达。” 两人一致认为,科技赋能舞台,让敦煌“活”在当下是这部剧的最大亮点。《受到召唤·敦煌》全剧运用“AI+3D+即时影像+真人动画融合”技术,采用60米高色阶大屏,打破传统观演模式和舞台空间,巧妙融合历史与未来、东方与西方元素,构建起沉浸式的观演空间。(完) 【编辑:胡寒笑】
很贊哦!(2671)
站長推薦
友情鏈接
- 聚焦航空航天金屬材料和智能高鐵標準 中國科協年會舉辦兩場專題論壇
- 危難時刻感謝有你!當一座城送別一群人 溫暖與感動同在
- 聚焦極端尺度、極端環境等挑戰 中國科協年會舉辦極端制造專題論壇
- “百年中國漫畫——從傳統連環畫到當代漫畫” 展覽在法國開幕
- 河南鄭州以“數算”沖擊“AI之城”
- 天天學習丨中南海月刊(2025.06)
- 2025中亞(霍爾果斯)商品貿易博覽會啟幕
- 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在鹽城對話:本土元素是作品靈魂
- 全力以赴保通保暢保安全保民生 各地“以雨為令”積極應對強降雨天氣
- 重慶連日高溫天氣帶熱“清涼經濟”
- 中美青少年以音樂會友 體驗中華傳統技藝
- 國際法的幌子,政治博弈的棋局:圖解南海仲裁案鬧劇 | 圖覽天下
- 口感甜熱量低,還是補水“第一名” 這種瓜你吃了嗎?
- 汛期來襲 快來get你的雷雨天氣“安全盔甲”
- “男孩像媽 女孩像爸”有依據嗎?關于生育 這些認知可能都是誤區
- 廣東將加快出臺人工智能產業促進條例
- 2025崇禮168超級越野賽鳴槍開跑 153名外籍選手參賽
- 中國海警依法驅離日非法進入我赤尾嶼領海船只
- 2025年大興安嶺·塔河第七屆全國森林自行車賽開賽
- 2025年7月電影總票房破1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