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誅心之論網 > 焦點
中新健康丨5岁女童游泳泡温泉后昏迷,“食脑虫”很危险
誅心之論網2025-08-02 07:26:03【焦點】0人已圍觀
簡介 中新网北京7月3日电(记者 张尼)游泳泡温泉后孩子就陷入了昏迷,随后转入重症监护……日前,一位家长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孩子感染“阿米巴食脑虫”,情况危急,引发关注。 帖文称,该家长带5岁女儿分别于6月7日和6月14日游泳和泡温泉,6月22日孩子出现头痛低热呕吐,6月23日住进医院后出现抽搐,随后昏迷,6月24日孩子转院入住PICU,插管上了呼吸机,6月27日被检测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病原。7月1日,家长更新动态称,孩子仍在住院治疗。 什么是 “食脑虫”?真的会“吃人脑”吗?又该如何预防?患儿家属在社交媒体平台讲述发病经过 什么是“阿米巴食脑虫”? 根据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在“华山感染”上最新撰写的文章,“食脑虫”并不是一条虫,而是一类喜欢自己“漂泊”的单细胞小生物,学名叫自由生活阿米巴。 这其中最“臭名昭著”的有三种: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一旦冲进鼻腔,可沿着嗅神经钻进大脑,引发急性阿米巴脑膜脑炎,进展飞快。 巴拉姆希阿米巴:更喜欢通过皮肤小伤口或吸入尘土慢慢进入体内,病程更长。 棘阿米巴:常见于隐形眼镜相关角膜炎,偶尔也攻击大脑。 为什么病情进展如此迅速? 此次事件中的女童从出现症状,到进入重症监护只用了3天时间,为何病程进展如此迅速? 王新宇指出,“食脑虫”一旦进脑,病死率很高,发病后常在一周内迅速恶化。另外,早期症状像普通脑膜炎——高热、剧烈头痛、呕吐、脖子发硬,很容易被当成细菌或病毒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女童感染的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十分“狡猾”,专家称其可通过嗅神经直接抵达大脑,几乎绕过人体免疫“哨卡”,留给免疫系统反应的时间很短。 从检测手段看,此类疾病必须在脑脊液或病灶组织里找到阿米巴或做分子检测,基层医院常常做不到“立等可取”,容易错过救治时间。 “阿米巴食脑虫”存在于哪些地方? 事件中,女童家长称,孩子发病前曾游泳、泡温泉。“食脑虫”是否普遍存在于水中? 资料显示,自由生活阿米巴原虫不需要宿主,可以自由栖息在土壤、水中。 以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为例,其感染人体的一般是滋养体状态,偶尔也有鞭毛体,包囊是不会感染的。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的滋养体非常顽强,在pH值6.0-6.5(弱酸性)、温度35℃~37℃的环境中,生长最快;在37℃蒸馏水中变成鞭毛体后,还能运动2-6小时;最多能够耐受46℃的高温。在4℃的环境下,包囊能存活至少12个月,还能保持变成滋养体状态时,感染人体的能力。 在温暖的湖泊、河流、地热温泉、工业设备中排出的废水、含氯制剂消毒不充分的游泳池、热水器等水源以及潮湿的土壤中均可能有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的存在。 有药可医吗? 专家强调,对于“食脑虫”感染不必过于惊恐。 首先,其感染率极低。以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为例,研究发现其暴露发生率很高,但感染发生风险每百万次接触只有2.6例。人体自身免疫力可以抵御阿米巴原虫的感染。其次,近年来多药联合已有成功救回的病例。 不过专家也强调,需要极早识别、极早用药。 警惕高风险场景 哪些场景容易受到“食脑虫”感染?王新宇列出了几种危险场景。 1.温暖淡水呛进鼻子:夏天在湖泊、温泉、河道、戏水池潜水、跳水,鼻腔被水猛冲是最典型的感染途径。 2.自来水直接洗鼻:有人用洗鼻壶冲鼻,如果水没煮沸或消毒,就给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开了后门。 3.戴隐形眼镜遇生水:棘阿米巴最爱脏水配隐形眼镜,严重可导致角膜溃烂甚至失明。 4.皮肤伤口接触湿土或浑水:尤其是园艺、摸泥、养花时,巴拉姆希阿米巴可能从小裂口潜入。 预防感染注意3点! 1.到正规的游泳池去游泳,不要进行野外“野泳”。 2.游泳运动时应避免潜水、跳水或在水中憋气等易造成鼻腔进水的活动。 3.如果近期在温水中游泳玩耍后出现发烧、头疼、颈部僵硬和呕吐的现象应及时就医。(完) 【编辑:曹子健】
很贊哦!(7228)
熱門文章
站長推薦
友情鏈接
- 索尼、佳能落空專業攝影師最常用相機品牌 這個調查倒反天罡
- 華為系接手!網傳尚界接手原上汽大眾南京工廠
- 尚界發布首車預告圖,鴻蒙智行第五界即將登場
- 高通決定臺積電代工驍龍8 Elite 2:大概率發熱不翻車
- 定位家用增程式SUV,小米第三款車型諜照曝光
- 出了事比亞迪負責!比亞迪宣布實現媲美L4級智能泊車,承諾兜底!
- 海鮮市場又立功了 疑似谷歌Pixel 10工程樣機現身閑魚
- 陳震、韓路又在悄悄較勁?這回因為流量!
- 10.1國慶黃金周快來了,出游如何租相機器材?
- 18A工藝該發揮實力了:英特爾新款至強可擁有192核心
- 國臺辦:啟用M503航線W121銜接航線對兩岸同胞都有利
- 球幕科普電影《何以知天》在京首發 邀公眾探索宇宙
- “廈門發展戰略”啟示:把規劃藍圖轉化為破解發展難題、增進民生福祉的實際行動
- 美國加州“馬德雷大火”迅速蔓延
- WTT美國大滿貫賽正賽簽表出爐:國乒女單首輪兩場內戰
- 東西問|施華謹:中國文學如何跨海“下南洋”?
- 巫山脆李借力立體交通網絡 實現“今天下單、明天見李”
- 粵港澳大灣區創業大賽宣介活動走進澳門
- 壹視界·微視頻|總書記和青年朋友在一起
- 每天吃1個火龍果,身體會有什么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