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誅心之論網 > 時尚
10年难遇?今年“三伏天”有啥讲究
誅心之論網2025-08-02 07:36:42【時尚】4人已圍觀
簡介 中新网北京7月11日电(记者 上官云)盛夏时节,湿热难耐。想一想酷热的“三伏天”,你是否已经准备好了防暑的小妙招? 细心的人可能早就发现,和前些年比起来,今年的三伏天在天数上有些不一样,网上也流传着一种说法,认为“今年三伏天10年难遇,只有30天”。 不过,中国农业博物馆二级研究馆员唐志强认为,这种说法略显夸张,表述不太准确。从2015年到2024年,连续10年三伏天都是40天,之后2025年的三伏天变为30天,这是特例。从更宽广的时间范畴来看,“30天的三伏天”没有这么稀缺。资料图:时值三伏天,福州持续高温炎热,清凉的冰上运动受到许多家长和小朋友的欢迎。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三伏天怎么计算? “伏天”的说法由来已久。“伏”有“伏藏”的意思,寓意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 唐志强介绍,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认为,秋季属金,夏季属火,火克金,因而在炎热的夏季就会“伏藏”一段时间,这也就是平时所说的“三伏天”。 那么,三伏天是怎么计算的?唐志强介绍,“入伏”时间一般根据节气和干支纪日日期相配合来推算,正所谓“夏至三庚入伏天”,入伏的日期要从"庚日"算起。 “十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地支两两相配,共计60天一循环。“庚”在天干中排第七,五行中属金,古人便以庚日来计“伏”。 所以,唐志强说,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以此类推,如果立秋日及其后两天出现庚日,那么中伏就是10天,否则中伏就是20天。因此,有些年份伏天是30天,有些年份伏天就是40天。 30天的“三伏天”,罕见吗? 如果说三伏天日期有一套固定的计算方法,那为什么会出现连续好几年三伏天都是40天的情况呢?资料图:书法家为品尝过烙饼摊鸡蛋的居民撰写“过三伏”的福字。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唐志强介绍,夏至到立秋之间的这段时间大概是47天左右,因此夏至日的天干为辛、壬、癸时,立秋的天干是戊、己、庚,这些年份的三伏天是30天。 “比如夏至日前一天为庚日,然后到立秋日开始数末伏,那么就要在47天的时间里减掉三个庚日占据的天数,综合计算,这一年的三伏天就是30天。”他说,对照计算,当夏至日的天干为“甲”日至“庚”日时,三伏天是40天。 唐志强表示,再加上“早夏至”和“早立秋”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这种时间上的错位一点点叠加起来,就可能会出现连续多年三伏天都是40天的情况。 他翻阅资料后发现,从2015年起连续10年三伏天都是40天,2025年的三伏天是30天,这种情况确实比较特殊,在最近两百年的时间内也只有这一次。 但就实际情况而言,30天的“三伏天”并不是很稀缺,更不至于总是“10年难遇”。唐志强大概计算了一下,在某个时间段内,“三伏天”是40天的概率是大概是76%左右。资料图:市民接受传统“三伏灸”治疗。 王东明 摄 “最近两百年内,连续多年三伏天都是40天的情况也不多见,早前还有一次是连续8年三伏天都是40天,其他年份,两种天数的三伏天基本都是穿插出现的。”他说。 总之,古人对“伏日”的设定很科学。唐志强认为,过去,人们试图寻找炎热天气出现的一些规律,发现小暑大暑这段时间最是闷热潮湿,便设计出了一套计算方法,将其标定。 “高温、高湿、高热”,这是三伏天的气候特点。它的到来,也提醒人们要注意防汛,同时注重防暑降温,适当吃一些发汗利水的食物,促进体内代谢有效运转。 “直到今天,三伏天的设定对生产生活依然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他说。(完) 【编辑:曹子健】
很贊哦!(2)
相關文章
- 2024款寶馬X3 M40i車型諜照曝光 或將于年底亮相
- 5999元,選華為Mate60還是iPhone 15?近60%的網友做了這個選擇
- 祝賀NewEye PTZ 4K專業會議云臺攝像頭入選智慧辦公科技熱選榜
- iQOO Z8正式發布:首銷1599元,高性能LCD黨堅守的倔強
- 疑似三星Galaxy Tab S9+平板渲染圖曝光 屏幕增大至12.9英寸
- 華為Mate60系列遭花式折磨,砸釘子、汽車壓,質量堪稱新一代諾基亞
- IFA2023前瞻,中國品牌亮相百年展會,將會碰撞出怎樣火花?
- 想要讓你的電腦布線更簡潔:華碩上架天選背置板卡,6998元帶回家
- AWE2023丨博西家電引領健康家居,賦能可持續未來
- 2023SSHT丨影音大師“7+1概念”繽紛出展,秀“聲色”美學
熱門文章
站長推薦
友情鏈接
- 微軟或于2024年秋推出Windows 12操作系統 任務欄將支持浮動顯示
- 首次配備翻轉顯示屏,影石Insta360 GO 3拇指相機發布
- 舒爾在舉辦“同行·上海”活動,新品MAX902引領會議音頻革新
- 創歷史新高 零跑汽車全系交付13209臺
- 感覺硬盤速度變慢?可能是Windows 11更新補丁的錯!
- 售價42.99萬元,續航511公里 寶馬i4 eDrive 35上市
- 全新MR應用場景,空客將定制開發針對客戶的HoloLens 2服務方案
- 疑似真我GT Neo6渲染圖出爐 橫向攝像頭模組與透明背蓋設計辨識度拉滿
- 血戰CFexpress Type A市場 Pergear推出520GB存儲卡
- Redmi Pad2現身Geekbench,跑分數據曝光,搭載驍龍680
- AITO問界全新M7系列正式上市 5億投入都帶來了哪些重磅升級
- 電動汽車廢舊電池不要扔!改裝成移動電源,單價能賣7700元
- 霸占銷量榜冠亞軍!理想L7/L8為什么沒有對手?
- 寶駿云朵靈犀版官宣9月26日上市 15萬元級別就能體驗高階智駕
- 后輪鼓剎變碟剎!奧迪Q6 e
- 美女產品經理離職熱度壓過iPhone15,壓力或許來自華為?
- AITO問界M9申報圖曝光:全新設計理念 雙色車身更大氣
- 索尼推新APP,手機、平板免費秒變無線監視器
- iPhone 15系列手機升級點詳細匯總,5999元起售,看完再決定買不買!
- 中國品牌齊聚柏林,我們看到了中國制造的實力!直擊IFA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