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誅心之論網 > 知識
中国专家创新治疗范式 推动“细胞修复大脑”走向更多临床场景
誅心之論網2025-08-02 07:36:28【知識】2人已圍觀
簡介 中新网上海7月11日电 (陈静 顾卓敏)北京时间7月11日,中国医学专家在《科学》(Science)发表最新研究,首次证实通过替换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致病性小胶质细胞,可成功阻断成人起病轴突膨胀伴色素胶质细胞脑白质病(ALSP)。而此前,对ALSP,全球尚无明确的有效治疗手段,患者往往在病情进展中丧失自理能力,生存质量极差。 复旦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青年研究员饶艳霞当日告诉记者:“研究实现了从遗传机制到临床验证的全链条闭环,开启脑疾病细胞修复新阶段,未来将推动该策略应用于更多神经系统疾病。” 据悉,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彭勃、饶艳霞团队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曹立团队合作开展的研究不仅在动物模型中实现超90%的小胶质细胞高效替换,更在多例ALSP患者中完成两年随访,证明传统骨髓细胞移植(tBMT)可通过机制创新实现小胶质细胞替换,阻止患者病情恶化。“这标志着我们在临床上掌握了一种可以稳定控制ALSP进展的有效干预手段,可攻克这类临床‘绝症’。”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曹立表示。 ALSP是一种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成年后发病,平均生存期仅3年至6.8年。相关基因突变导致小胶质细胞功能异常,数量锐减且从“大脑保卫者”变为“破坏者”,引发认知与运动功能退化等,最终导致神经功能丧失。 2020年,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彭勃教授团队首次提出“小胶质细胞替换策略”并开发出三种路径。这一系列策略突破了原本的治疗瓶颈。研究团队研究构建了模拟人类ALSP病理的关键动物模型,为机制研究和疗效验证提供可靠工具。专家们在多例患者中开展基于tBMT的小胶质细胞替换治疗后,患者的小胶质细胞代谢显著提升,脑结构损伤停止进展,多个运动功能量表和认知测试指标稳定或得到改善。 “我们开创了小胶质细胞替换这一全新治疗领域,证明其能真正帮助患者。”彭勃说,团队的重点并不局限于研究ALSP这一疾病,而是以该疾病的临床治疗为突破口,以推进该技术未来在更多疾病中展开运用。 彭勃表示,该研究不仅为ALSP患者带来生存希望,更建立了“基因突变-细胞功能异常-精准替换”的治疗范式。研究团队已向全球公开小胶质细胞替换操作方案,未来计划将该技术拓展至更多以小胶质细胞功能异常为核心的神经系统疾病,推动“细胞修复大脑”从实验室走向更多临床场景。(完) 【编辑:刘湃】
很贊哦!(233)
熱門文章
站長推薦
友情鏈接
- 無差別開放!四部門下發通知,明確品牌自建充電樁對外開放問題
- 華為僅第四,小米排第一!第二季度國內手機市場排名出爐
- 14.4GHz超高頻驚人!LPDDR6內存標準正式發布
- 問界M8縮小版?新款問界M7諜照曝光,預計9月上市
- 下滑超20% “銷量王”日產軒逸陷入危機
- 連觸屏都不能用?華人博主吐槽海外新能源車,跟中國車沒法比
- 蘋果iPhone 17 Pro逆天設計:將回歸一體化鋁合金機身,背后挖孔嵌玻璃
- 專招35+人群!長城發布短片,啟動35+人群專場招聘
- 奔馳+魅族?網傳奔馳與魅族合作,改款E級將搭載Flyme Auto
- 起售價34.88萬元 首批極氪X啟運歐洲
- 國家衛健委:加大互聯網健康科普亂象整治力度
- 四川盆地西部甘肅南部仍有降雨 黃淮及以南地區炎熱感十足
- 報告:2030年中國綠色金融對GDP貢獻率將上升到4.01%
- 2025年英國“中文培優”項目來華夏令營在云南開營
- 鐵路杭州站迎暑運客流高峰
- 肌肉線條分明才是健康的好身材嗎?丨中新真探
- 培僑中學喜迎天安門國旗 冀將愛國精神傳揚至香港教育界
- “數字木蘭”再啟航 鄉村女性成民宿管家
- 2025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江西)開幕 簽約超百億元
- 今年以來經橫琴口岸出入境港澳居民超409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