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誅心之論網 > 焦點
为什么你戒了碳水还胖?90%的人没搞懂“碳水好坏” 的真相
誅心之論網2025-08-02 07:28:54【焦點】7人已圍觀
簡介 提到 “碳水化合物”,关注体重管理的人群一定不陌生。这种营养素让人又爱又恨 —— 有人对它欲罢不能,而减肥者则将其视为 “大敌”。 碳水常被视为长胖元凶、血糖杀手,但是你知道吗?碳水也分“好”与“坏”。今天,我们就来解析碳水的真相。 什么是碳水? “碳水”全称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三大产能营养素之一,从结构上可分为单糖(葡萄糖、果糖)、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寡糖(低聚果糖)和多糖(淀粉、糖原、膳食纤维)。大脑和肌肉活动主要依赖葡萄糖供能。此外,充足的碳水摄入有助于节约蛋白质、维持脂肪正常代谢。 由于米、面等主食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较高,人们逐渐在日常口语中用“碳水”指代主食,但严格来说,“碳水”是营养素,“主食”是一类食物,两者本质不同。 碳水也分好坏? 近年,哈佛大学研究团队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低碳水饮食确实有助于长期体重管理,但关键在于碳水的“质”而非“量”——较少精制碳水、较多植物蛋白和健康脂肪的“高质量”低碳饮食,与体重减少相关;而依赖精制碳水、更多动物蛋白和不健康脂肪的“低质量”低碳饮食,反而可能加速体重增加。 好碳水:健康守护者 好碳水主要来源于加工程度低、营养保留完整的天然植物性食物,具备低升糖指数(GI)、高膳食纤维、高营养密度的特点。消化吸收较慢,能持久稳定地供能,避免血糖快速大幅波动,有助于降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主要包括: 全谷物:如糙米、燕麦、藜麦、全麦粉等。保留了完整谷物的胚乳、胚芽和麸皮,富含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薯类:如土豆、红薯、紫薯、山药等。高钾高纤维,饱腹感强。 杂豆类:如红豆、绿豆、芸豆、鹰嘴豆等,兼有优质碳水与植物蛋白。 淀粉类蔬菜:如南瓜、莲藕、百合等,升糖较缓,可部分代替主食。 低GI水果:如苹果、梨、桃、蓝莓、橙子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糖尿病患者也可适量食用。 坏碳水:甜蜜陷阱 坏碳水多为精加工或大量添加糖的食品。好吃令人上瘾,但是营养价值低,几乎只提供能量,升糖快,易引发血糖骤升骤降,导致“过山车式”的饥饿感,饱腹感差,因此很容易进食过量。长期大量食用,会增加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风险。主要包括: 精制谷物:白米饭、白面包、白面条等,加工过程中损失了绝大部分的膳食纤维、维生素。 甜食与饮料:糕点、糖果、奶茶、汽水等,几乎只提供“空热量”。 如何科学吃碳水? 1. 优化结构 多选择全谷物、薯类、杂豆等好碳水,减少精制谷物和甜食饮料的摄入。比如,将1/3精白米替换为糙米、燕麦米、杂豆等,或者用红薯、玉米作为主食。儿童、老人及胃肠消化功能较弱的人群避免全吃粗粮。 2. 控制总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碳水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0%~65%。碳水摄入过少,身体可能被迫分解蛋白质供能,导致肌肉丢失、脱发、烦躁易怒、月经紊乱等问题。碳水摄入过多,多余的碳水会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特别是腹部脂肪堆积。 3. 巧妙搭配 好碳水还得搭配优质蛋白(豆制品、鸡蛋、牛奶、鱼虾、瘦肉)和健康脂肪(植物油、坚果),尤其强调增加植物性食物的摄入,有助于进一步稳定血糖,增强饱腹感。 4. 食物多样 每天3种谷薯杂豆,每天4种新鲜蔬菜和水果,让身体得到更全面的营养。 碳水并不是洪水猛兽,关键在于优选好碳水,控制总量,搭配合理,碳水就会成为我们健康的好伙伴。明早不妨把白面包换成全麦面包,让健康和美味同行,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 来源:央视科教 【编辑:胡寒笑】
很贊哦!(16)
熱門文章
站長推薦
友情鏈接
- 東方雨虹董事長李衛國:堅守信仰,時間終將解決一切問題
- 1196個公眾賬號被處置 五部門聯合清理非法網絡招聘活動
- 云南鐵路迎來暑期客流高峰
- 報告:上半年金融、科技與高端制造業需求突出 促上海辦公室市場小幅回暖
- 中新人物 | 麥子熟了,仁德的兒回家了
- 央行、香港金管局宣布三項對外開放優化措施
- 北京多家博物館調整暑期開放時間 錯峰延時開放成亮點
-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健全“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常態化推進機制的意見》
- 2024年我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規模比“十三五”末增長近50%
- 多家貨運平臺聯合簽署自律公約:保障運費及時結算
- 支持實名匿名雙軌制 全國食品安全內部知情人舉報系統上線
- 加拿大多倫多舉行太平洋鐵路華工紀念活動
- “租機貸”變“高利貸”!手機租賃藏了這些陷阱
- 臺北舉辦臺籍“慰安婦”相關特展 盼社會關注與反思
- (話改革·建新功)唐英年:新的改革浪潮下,香港仍可擔當開拓者
- 澳門舉行青年就業配對會及職前輔導會
- 海外僑商僑領齊聚廣州荔灣 共商合作新機遇
- 每天吃1個火龍果,身體會有什么變化?
- 孫穎莎11250分位列第一 國際乒聯公布最新世界排名
- 廣州地鐵赤崗站:創新工法 安全上跨下穿既有地鐵線